UiPath vs. Power Automate:兩大 RPA 軟體優缺點與選用指南

比較 UiPath 與 Power Automate 兩大主流 RPA 軟體的功能特色、操作門檻與收費方案,解析各自的優缺點與適用情境,幫助企業找到最適合的流程自動化工具。

Jul 7, 2025
在企業邁向流程自動化的路上,選對工具就是成功的一半。當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兩款 RPA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工具,非 UiPath 與 Microsoft Power Automate 莫屬。這兩款工具不僅代表了不同的技術思維,也各自擁有廣大的用戶基礎與應用場景。對於中小企業主來說,如何在預算、技術能力與應用彈性之間找到最適合的選擇?本篇將帶你深入比較 UiPath 與 Power Automate,從功能、應用情境到收費模式一次掌握。

一、產品介紹與技術特色比較

UiPath:靈活、開放、強大

 
UiPath 起源於羅馬尼亞,總部現位於美國紐約,是目前全球市佔率最高、最具代表性的 RPA 軟體之一。它的最大特色在於「開放、靈活與擴充性高」,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具備 IT 背景的開發者,都能在這個平台上找到適合的操作方式。
UiPath 提供完整的開發環境(UiPath Studio),透過「所見即所得」的拖拉式介面,讓使用者如同拼積木般組裝出自動化流程,從資料擷取、網頁操作、郵件處理、Excel 整合、系統登入到條件判斷,都能直覺完成。更重要的是,它具備錄製功能,能直接將使用者的實際操作記錄下來並自動轉為腳本,即使沒有寫過程式也能輕鬆建立基本流程。
在企業層級應用方面,UiPath 提供 Orchestrator 平台,能統一管理多台機器人的執行、監控、排程與權限設定,讓 IT 團隊能進行集中式控管與系統整合。無論是財務部門的對帳流程、人資部門的報表生成,還是客服部門的工單處理,UiPath 都能勝任複雜且跨系統的工作流程,是目前中大型企業實施數位轉型與流程自動化的首選工具之一。
此外,UiPath 社群活躍、資源豐富,除了官方文件與訓練平台(UiPath Academy),還有全球數萬名開發者與顧問提供經驗分享與技術支援,對於剛導入 RPA 的企業而言,是一個技術與支援網絡都非常成熟的平台選擇。
 
notion image
 
UiPath官網➡️ https://www.uipath.com/
 
 

Power Automate:整合性強、上手快速

 
Power Automate 是由 Microsoft 推出的流程自動化工具,前身為 Microsoft Flow,現已正式納入 Power Platform 生態系統,與 Power BI、Power Apps 並列為 Microsoft 提倡的企業數位轉型三大支柱之一。其設計初衷是讓使用者能輕鬆地建立跨應用、跨平台的自動化流程,不需具備程式背景也能上手。
最大的優勢在於與 Microsoft 旗下各項產品的高度整合。無論是 Office 365、Outlook、Excel、Teams、SharePoint、OneDrive 還是 Dynamics 365,Power Automate 都能直接串接並啟動工作流程。例如,你可以設定:當客戶來信至 Outlook 並附上附件時,自動將附件存到 OneDrive,並於 Teams 群組中通知財務部門。這種「無痛串聯」的特性,對於本身就深度使用 Microsoft 工具的企業來說,能大幅提升內部效率與系統一致性。
在操作介面上,Power Automate 提供視覺化的流程設計工具,使用者只需透過「如果...就...」的邏輯邊拉邊選,即可完成自動化腳本。平台也內建超過數百個現成的自動化範本(Templates),像是自動備份文件、建立通知系統或定期寄送報表等應用,讓初學者能快速上手並部署。
值得一提的是,Power Automate 除了雲端自動化之外,還提供「Power Automate Desktop」桌面版本,讓使用者可控制本地端應用程式的操作(如點擊、輸入、開啟應用等),也具備錄製功能與條件邏輯設定。然而,部分進階功能(例如 AI Builder、商務流程服務或多使用者排程)需要升級至付費版本,對於預算敏感的小型團隊仍需權衡。
整體而言,Power Automate 是一套極具親和力的 RPA 工具,特別適合使用 Microsoft 產品的企業,透過其原生整合優勢與簡單設計介面,在無需部署複雜系統的前提下,就能快速體驗流程自動化所帶來的營運效率。對於教育機構、政府單位、以及 IT 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,是一項門檻低、可擴展性佳的理想選擇。
 
notion image
 
 

二、功能比較分析

 
當企業在選擇 RPA 工具時,往往會在功能細節上做深入比較。UiPath 與 Power Automate 雖同為熱門自動化平台,但其設計理念與應用強項略有差異。以下功能比較表,能幫助使用者快速掌握兩者的差異,進一步判斷哪一款更適合自身需求。
從 UI 操作模擬能力來看,UiPath 擅長模擬複雜的人機操作,特別適合需要精細點擊與資料抽取的情境;而 Power Automate 則更依賴 API 與雲端服務的整合,對於純網頁與 Microsoft 產品來說操作順暢,但在模擬複雜桌面流程上略顯侷限。
兩者皆提供視覺化流程設計介面,但 UiPath 的 Studio 提供更強的錄製與元件拖曳自由度,而 Power Automate 則在流程邏輯與 Microsoft 生態系整合上表現更佳。若企業使用 ERP、CRM、Web 與桌面多種異質系統,UiPath 的整合彈性與擴充能力更有優勢;反之,若企業大量依賴 Outlook、Excel、SharePoint 等工具,Power Automate 則能以更簡潔的方式實現自動化。
在流程穩定性與管理層面,UiPath 擁有完整的 Orchestrator 管理平台,可支援多機器人調度、例外處理與日誌分析,適合進行企業級大規模部署。而 Power Automate 則以雲端儀表板為主,提供基礎流程紀錄與追蹤功能,足以應付中小型應用場景。
綜合而言,若企業追求彈性、跨系統整合與深度自訂,UiPath 更具擴展性;若著重快速導入、使用簡單與微軟整合能力,Power Automate 則是理想首選。
 
功能面向
UiPath
Power Automate
UI 操作模擬能力
高,支援複雜元件與滑鼠鍵盤模擬
中,依賴瀏覽器與應用 API
錄製與拖拉式介面
支援流程錄製與元件拖曳
主打流程圖型化設計,整合度高
跨平台整合能力
高,支援 ERP、CRM、Web、桌面等多系統整合
中,Microsoft 系統內部整合佳,外部系統整合需額外設定
錯誤處理與邏輯判斷
強,支援 Try-Catch、例外處理與條件分支
基本支援條件判斷,複雜邏輯需進階設計
管理與監控能力
Orchestrator 提供完整監控、排程與日誌分析
雲端儀表板提供基本流程紀錄與執行紀錄
 

三、適用情境分析

 

UiPath:追求靈活整合與流程複雜度高的企業

 
UiPath 適合 IT 能力較強的團隊導入,特別是在需整合多套內部系統、處理大量資料、跨部門自動化時,UiPath 的彈性與擴充性可提供完整支援。其社群與論壇資源豐富,也有完善的培訓與認證路線,讓企業能循序漸進地推動自動化文化。
當企業面臨流程數量龐大、系統環境複雜、多部門協作頻繁時,UiPath 是一款特別適合的 RPA 解決方案。它支援跨平台整合,能同時操作 ERP、CRM、Web 應用與桌面軟體,即使這些系統間無 API 串接能力,UiPath 也能以模擬人類操作的方式完成整個流程,大幅降低 IT 系統整合的難度。
對於 IT 能力較強或已具備資訊團隊的中大型企業而言,UiPath 的優勢在於高度的客製化能力與複雜流程的支援性。它提供完整的流程開發環境(Studio)、部署與管理平台(Orchestrator),以及自動化腳本版本控制、流程排程與多機器人併發執行等進階功能。這讓企業不僅能處理例行任務,更能將 RPA 擴展至策略層級,如:業績分析彙整、供應鏈同步、合約資料比對等。
此外,UiPath 擁有全球最大 RPA 開發者社群,提供超過千種可免費使用的流程元件與整合模組,讓企業在導入初期就能快速建立原型並測試成效。加上其提供免費的培訓平台(UiPath Academy)與多層次認證制度,能讓企業內部 IT 團隊、業務人員、甚至非技術背景員工都能找到適合的學習路徑,逐步建立自動化能力,推動整體數位文化落地。
因此,若你的企業具備基本 IT 能量,且希望導入更具彈性、自主性與規模擴展性的自動化工具,UiPath 無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首選。
 
notion image
圖片來源:UiPath
 

Power Automate:預算有限且以微軟系統為主的企業

 
若企業內部已使用 Microsoft 365,Power Automate 可說是最容易導入的選項。它不需額外購買套件,即可於 Excel、Outlook、Teams 中執行自動任務,如自動寄信、文件整理、雲端備份等。對於沒有 IT 團隊的中小企業主,這是一個既實用又容易維護的解法。
對於以 Microsoft 為主要辦公系統的企業來說,Power Automate 是最具親和力的自動化入門工具。尤其是中小型企業,若內部日常作業大多仰賴 Excel、Outlook、Teams、OneDrive 或 SharePoint 等 Microsoft 365 工具,那麼導入 Power Automate 幾乎不需額外建置與培訓,就能輕鬆實現辦公流程自動化。
Power Automate 的最大優勢在於其「低門檻、無需撰寫程式碼」,使用者只需透過圖形化介面,選擇觸發條件與動作模組(如:接收信件後自動存附件、文件簽核完成即自動存入 OneDrive 等),即可完成一條自動化流程。這種「拖拉式」的設定方式,大幅降低了非技術人員的學習門檻,讓行政、會計、客服等職務都能輕鬆上手。
在預算方面,Power Automate 提供部分免費功能,若已訂閱 Microsoft 365 商務方案,多數基本功能就已內含,不需額外費用。即便要升級為桌面版本(Power Automate Desktop)或進階雲端流程控制,收費也相對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、但又希望導入數位工具的企業逐步嘗試。
此外,Power Automate 在流程整合上也不輸專業 RPA 軟體。它支援超過 600 種外部服務連接(connectors),例如 Dropbox、Google Sheets、Slack、Twitter 等,能滿足多元化的業務需求。雖然在跨系統模擬 UI 操作的彈性與複雜邏輯處理上略遜於 UiPath,但若企業的需求以文書處理、訊息同步、任務提醒為主,Power Automate 的效率與穩定性完全足夠。
因此,對於尚未建立 IT 團隊、內部人力有限、但已有 Microsoft 生態系統的企業而言,Power Automate 是一條經濟實惠、操作簡易、導入快速的數位轉型入門路徑。
 
notion image
圖片來源:Microsoft

四、收費機制比較

 
收費項目
UiPath
Power Automate
免費版
Community Edition,功能完整
免費版支援基本流程,自動化數量有限
雲端自動化訂閱
依用戶與機器人數量訂閱,起價中高
約 $15/月(基本版),高階功能需額外加購
桌面流程自動化
包含在 Studio 中
Power Automate Desktop 免費,進階版需付費
管理平台與 Orchestration
需購買 Orchestrator 授權
基本監控功能包含在雲端方案中

五、怎麼選?專業建議

 
若你是中小企業,已有微軟帳號並使用 Microsoft Teams 或 Outlook,且流程以雲端文件、資料同步為主,那麼 Power Automate 是最直接且低門檻的選擇。但若你重視操作彈性、流程邏輯複雜、跨部門整合需求多,或未必使用微軟工具,那麼 UiPath 將提供更完整的彈性與控制能力。
無論選擇哪一套 RPA 工具,建議從最簡單的流程開始導入,例如每日資料轉存、報表輸出、客戶聯絡記錄更新等任務。只要逐步培養自動化思維,便能逐漸擴展至整體營運流程,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數位優化。
 
notion image
 

結語:從簡單自動化開始,讓企業更有效率

 
RPA 工具的出現,讓企業不再需要倚賴大量人工重複性操作,也降低了導入系統整合的技術門檻。UiPath 和 Power Automate 各具優勢,重點在於選擇最符合自己企業現況與預期發展的工具。從 Excel 整理、自動寄信到每日登入系統查資料,只要選對工具,每個企業都能實現數位自動化的第一步。